首页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查阅内容
盛夏的果实之十四——王蛟龙:彼岸花
发布时间:2007/11/19   阅读:5872次

 

 

200781125日,湘潭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改实验班暑期课程如期举行。主持本次实验班系列课程的老师是李辉文、杨汝岱和张珉,2006级研究生何石军为本次试验班做了大量的准备和教辅工作,并且承担了一定的教学任务。 

 

本次实验班的一个特征是,充分调动实验班学员的积极性,强调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虽然这次实验班课程的参与人数是历次实验班活动中最少的一次,但是却是效果最好的一次。

 

在炎炎夏日里,实验班的老师和同学,不辞辛劳的工作和学习,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对于经济学的兴趣,改善了同学们对经济学理论和真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的理解,而且也锻炼了大家的意志品质。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段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中,同学们之间增进了了解和交流,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理解、鼓励和支持。

 

以下是实验班学员王蛟龙写下的心得。

 

彼岸花

 

商学院06级国贸三班 王蛟龙

要我们对实验班做总结,怎么感觉这么突然。哦,原来是心态还没有完全转换过来。在七月中旬到八月初的时间里,我只是像头被驯服的老黄牛那样勤恳地忠于被自己安排的计划。今天,824号,“07年的暑假实验”即将成为过去,也是该认真思考得失的时候了。

一、雨夜梦回  亦冷亦清

20岁的人了,我对自己贪玩的本性很是着急。回家的25天中,有5天都没在家里呆。同学聚会、拜访老师、表哥结婚……那些闹热似乎还不足够。之所以能在其余20天的时间坐在家里,也许是因为对“自残”的练就吧。从早到完,都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才能勉强保证和那本黄皮的厚书不分离。久违的篮球,也只是用手试了一下,看有没有气。总之,在家里的时间,我是空前充分的体验到了“软禁”之苦。更要命的是,要软禁我的还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啊!

71289,几乎每一天都被安排。有3本闲书,差不多只是跟在我的包里做了次学校到家的简单往返。脑子里始终盘算着每天的计划与任务。每天都感觉好忙,却不知道究竟忙了些什么,真是庸人自扰。

直到815的交流会,我都没能摆脱对自己在家中的碌碌无为感到的愧赧。当时,我问:“孙师兄,我很羡慕你现在的知识储备,可是你怎么能坚持看那么多的书呢?”他的回答让我感到“恐惧”。“我觉得还是兴趣的问题,我是把看那些书当作了一种休闲……”,太打击我了。“休闲”的态度都能考上人大经济学博士,不知道认真起来会不会令当今不谦虚的某些经济学家汗颜呢!

细想之下,发现孙师兄的回答其实给了我不小的启发。从一开始,我就告诉自己,讲课不是目的,自己有所得才是重要的。所以我先是心无旁骛地把书嚼了一遍,再做了习题册的一部分,而把写讲义的工作安排在849日这六天,而且写讲义是为我简单的复习服务的。

这样一来,我看教材的时间被安排在了71224日之间的某10天,做习题册的时间则被定在了72584的某9天。现在想来,这过程般的计划用在这里是不太合适的。这让我在无形间把这次集中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糟蹋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要不是其间少有的笑料作调剂,估计我得把自己捆在椅子上才能保证两腿不把我带出家门。

我发觉自己长期以来对待学习都是这种心态。好像那是一项需要勇气和体力的“苦力”,所以总是与它相处不愉快。结果效率不高、身心俱废。孙师兄说,我们应该沉淀下来,以一种“工匠”般的谦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习。这也许是我在实验班体会最深的东西。我不敢奢望这个觉醒能给我带来什么洗心革面的变化,我只想尽力保持它对我的作用。

二、微观现状

我像一个粗莽的农夫,播下一瓶乱七八糟的种子,到了秋天,我连根带土把那些作物收割回家放着。到现在,我正对着更加乱七八糟的收获发愁。10天集中精力看书后,虽解决了一些以前想不通的问题,但课本中始终都有那么些问题要我全力以赴去终结。我很感激8月4号到今天(24)以来的庸碌,期间尽管我没来得及去面对那些遗留的问题,但在此过程中,我至少积累了去解决它们的欲望,因为它们时常令我卧不安席。习题册中还有不少习题没做,更没有系统的总结。只有当我尽快作好这两样事之后,才算对这一季的作物开始真正的收获。成熟的粮食如不尽早收进仓里,会逐渐地发霉发烂,到那时,只能再耕作一季。

三、救赎

相信我的同事们就实验班对自己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高的问题谈得必定十分详尽,我在此多费笔墨只能花了大家的视野,我想说些别的。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一种情绪体验:你想做某件事,但你明显感觉无从下手、毫无线索或者策略,失意随之而来,空虚与日俱增,但你想做成那事的愿望只能随时日的减少而被沮丧与灰心浸吞,每日看镜中的自己,可憎无比,却又无能为力……(我不否认,对于一个人创业者或者谁来说,这是他必须承受的,但是青春只有一次,学习必须成功。)我有一段时间忍受着这样“报国无门”般的痛心,但实验班给了我指引。一个人,划着船,迷失在黑夜的海上,他用尽力气想划向他要到的地方,可是他没有任何参照,小船分明就是没有移动,在比天更黑的无尽波面上,此时,就连船桨都软了,拨不开愈加粘稠的水面……终于,有人告诉我目标的方向,我才斗志昂扬的向那边划去,黑暗正在畏缩,我锁定船舵,直向曙光……就我个人而言,参加实验班,不敢说有什么更多的收获,但至少知道了该读哪些书、要怎么样去读、要把基础课程夯实到什么样的程度、应该上些什么网站……

四、信手拾遗

不能听懂老师的课,我很惭愧;让老师扭曲讲课的方案,我更是内疚。老师自己也说了,4天的课程不可能讲授太多的知识。他所讲得更多的是一种广泛联系现实与历史的思维方法与态度,知识只是他讲课的工具而已。高年级的学长们在课上确实鲜有所获,离开是明智之举。

我的时间机会成本不高,除了听他的课,我很难想到还能做点别的什么。他讲课节奏缓和,如果注意力转换足够快,在听课同时,完全可以兼看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书,增加时间的使用价值,减少课堂的空虚感。

功夫在课外,4天的课是不能学得怎么样。但是,就在课堂上,我至少见识了一位学者谦逊的气质,知道了湘大是在2000年后才大规模出现网吧的,每年报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人有500多,Friedman曾用他的货币理论抨击过Keynes的观点,国际贸易最初是建立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上而后又被“国际分工”“规模报酬”等理论替代,计算机四级也不是没有非该专业的本科生问鼎,博士也和我们一样去北苑铁门旁边亲自买盒饭,双肩的书包并不是学生的专利,东芝的笔记本在中国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也许,不是每一种“收获”都像仓廪里的粮食那般殷实。在我家乡的一个小镇上,有个检破烂、收废品的人,他是遐迩闻名致富楷模。

五、精英的聚会

实验班汇集了大量的精英之才。虽然不是每位成员都那么出众,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是可以被潜化的,想必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吧。

老师言,发现同龄人中有许多和自己一样为相同的理想而追求的人之后,我们的奋斗历程就不在孤单。我现在觉得诗仙的那句“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有的事还是亲身经历好,要别人详尽其言也有点难为情了。我只能说从我的同事们身上,我见识了不少,学到了一些。

还有几位同事,相信他们对“进步”最有发言权,他们进步之大,令人惊讶,无论哪方面。我觉得做什么事就应该像他们那样,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得让人无法挑剔、无懈可击。

我们助教组的成员都那么热情友好,我07年暑假的回忆因为他们的英容笑貌而更加多彩,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不远的将来都能实现自己今天的理想(祝福的话说多了就肉麻)。

六、浩瀚师恩

这么久以来,有个问题一直纠缠着我。为什么老师要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和精力投放到我们这群还不怎么样的学生身上啊?有时候白天出差,晚上还要跑上六楼来关心一下当天的情况。在我看来这真的很需要耐性呢!我们在实验班所得到的一切都靠李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我们都很感激。对这群还不怎么样的学生的信任,其实是对勇气他的考验。

记得有次听老师提到,这个社会,在我们学有所成的时候到30岁之间,留给我们的时间很少,而其间要处理的事情却很多。从杨老师身上,我找到了验证。93号将赴美国开始为期一年的访问留学,8月中旬才从北京回来,而且还要抽出时间为我们上课。还有多少时间去处理个人的事情?其中复杂的情愫不用我多说,常人设身处地便可体察。

老师的专题讲座不仅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加深了我们对知识本身及其联系的把握,也提高了我们课堂的“上座率”、增强了我们组内人员坚持到底的信心。她的讲课生动细致,连我都能听懂。那么透彻的讲解,很难让人想到她有孕在身。这么热的天,真是苦了她啊。有这么好的妈妈,她的宝宝一定会好乖好听话好幸福,我在此为母子俩祝福。

办公室里有个人,每天从早到晚都坐在那同一个位置。随时准备着回答我们离奇怪诞的提问。也是他陪着我们走过这半个月。从他对我们讲课中肯的点评完全可以看出他是怎么样细心去听我们讲课的。你可以想象,要你去听高中生讲课,并指出其中的长短,你能坐得住几分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更何况一听就是两三个小时啊!我们的助教老师,为我们付出了不少心血,如果还有谁要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会说是助教。

七、总结

有人,包括我,想过参加实验班是否值得,是否会失去许多时间而不能干自己的事。但要在一个暑假干出点什么名堂来好象不很现实哦?而在实验班里我们也有许多自己的时间在良好的氛围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我本来自制力不算好,暑假基本上会玩过去,但在实验班里我至少没有虚度,顺便得到了以上种种平时得不到的东西。

而且,我在河的这畔,视线穿破迷雾,望见彼岸正盛的花,它在向我召唤,在结果之前,它会为我守侯一季,待我渡河前去采撷,我的身体里忽然涌起着一种恒久的热情,心想,我不回头了……那里有我欠缺的优点和品质,能够从中学习,是一笔财富。

最后,要感谢李老师和助教,给予我们这群大一的学生这样一个自由展示的平台和学习空间,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收益匪浅。而我也相信,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会更明白怎样读书。

(来源:经济学实验班)

湘潭大学 图书馆 教务处 研究生院 社科处 计划财务处
Copyright 2001-2024 湘潭大学商学院 地址:中国湖南湘潭
邮编:411105 电话:0731-58292243 传真:0731-58597906、58298837 邮箱:sxy@xtu.edu.cn
湘ICP备05005862号 湘教QS3-200505-00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