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9点,第四期香樟经济学Seminar(湘潭)暨湘潭大学商学院季度论坛在经管楼106报告厅召开。北京大学周羿、中国人民大学张琼、暨南大学卢晶亮、厦门大学陈勇兵、湖南大学刘波、华中科技大学盛长文、上海交通大学谢刚、西北大学程锐、广东工业大学黄灿出席论坛。湘潭大学商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以公开征稿的方式面向国内青年经济学者征集最新撰写的工作论文,筛选出涵盖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多方面的论文12篇,以小型研讨会的形式进行论文汇报和交流讨论。本次论坛共分为两个会场,第一会场在经管楼106报告厅进行,由湘潭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陈华帅主持。第二会场在经管楼102报告厅进行,由湘潭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韩雷主持。
暨南大学卢晶亮汇报了题为《流动人口与城镇居民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差异》的论文,该论文基于 2013、2015和2017 年中国家庭就业调查(CHES)数据,全面考察了流动人口和城镇居民在劳动参与、失业、就业分布、工资等劳动力市场表现方面的差异及其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张琼从论文的视角、方法和数据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同时提出如何补充阐述论文基于全视角+新方法+新数据所得“工资收入”与已有文献结论的不同之处等建议。
最低工资制度最常用于保障劳动者尤其是低技能(收入)劳动者权益、进而实现反贫困目标的措施之一,残疾人受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比较大,然而现实中政策实施初衷与政策实施效果上往往存在很大差距。中国人民大学张琼汇报了论文《丰满理想下的骨感现实——基于中国最低工资调整和残疾人就业的经验证据》,论文基于中国 2007-2011 年各年残疾人监测点个体层面数据,研究最低工资调整对有自理能力的残疾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及有工作意愿的残疾人变成失业个体的可能性的影响。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周羿提出可以在论文中加入非残疾人的对比等意见。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周羿报告了题为《Whose Trade Follows the Flag?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and Economic Responses to Bilateral Relations》的论文,该研究综合使用了IDEA数据库的稀有事件数据、UN Comrade数据和UDS评分数据,关注贸易行为对国家双边关系回应的多样性及其逻辑。湘潭大学商学院侯新硕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以及选题的新颖性,同时表明这篇论文对于在场学生的论文写作有重要借鉴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脱实向虚”趋势。”湘潭大学商学院苗龙以此为背景汇报了题为《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资源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论文,该论文以金融化的资源配置效应为切入点,基于 A 股上市制造业企业2007-2017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厦门大学陈勇兵首先梳理了这篇论文的逻辑,随后就如何加强论文的边际贡献、模型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下午2点30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陈勇兵开始下午场第一会场的论文汇报,其论文《区域导向型政策与僵尸企业:来自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准自然实验》基于 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利用东北振兴战略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东北振兴战略对行业僵尸企业占比的影响。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黄灿就这一篇论文提出了“2003东北振兴战略是个大的政策,具体依靠什么政策来实现?如何实现?”等相关问题,同时也给出了修改的借鉴意见。
紧接着,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黄灿汇报了题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并购:中国的逻辑》的论文。采用2004-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发起事件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湘潭大学商学院付畅俭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黄灿的论文进行补充分析,同时对论文中经济不确定性数值如何控制、如何保证其合理性等方面提出疑问,现场学者们也就此展开激烈讨论。
华中科技大学盛长文汇报的论文为《产出替代性、服务溢价与结构变迁》,基于嵌套CES瞬时效用函数阐述了工业部门的快速扩张与产出替代弹性异质性共同推动服务溢价与结构变迁的“工业品-服务互补效应”新机制,并使用中国 1981-2010年间的产出、消费和投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湘潭大学商学院许先普首先表明盛长文的论文写作思路和方法值得在场的研究生学习借鉴,随后对论文的题目、模型设定的调整提出了建议。
湘潭大学商学院汪莹以三个案例引出《服务贸易对制造业TFP影响的双重效应——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研究》的论文汇报,该论文主要考察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的间接影响途径。华中科技大学盛长文指出,尽管论文选题视角新颖,但作者在论证过程中仍存在解释和被解释变量的概念存在不一致现象、方法滞后等问题。
下午场第二会场的论文汇报以湖南大学金融统计学院刘波汇报的论文《中国居民健康不平等中的机会不平等:模型构建、程度测量与因素分解》拉开帷幕,该论文以 2010-2016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为样本,结合夏普利值分解方法,测度中国居民健康不平等中的机会不平等。湘潭大学商学院冷智花认为,论文存在集中讨论测度的方法,对于健康不平等的机制、理论分析、异质性分析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对数据选择方面提出了可能的进一步改进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谢刚汇报的论文是《The School Layout Adjustment and Family Labor Supply: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主要研究2001年中国农村地区实施的撤点并校政策对于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撤点并校政策实施后的村中,女性的年个人净收入增加了近40%,而对男性总收入没有明显的影响。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周羿在模型设定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西北大学程锐基于中国过去十多年快速上涨的房价这一事实,介绍了其论文《土地供给、房价上涨与产业升级:兼论区域发展效率与公平》。他首先对土地供给、房价上涨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解析进而提出三个待检验的研究假说,然后利用2001-2013年中国288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考察。湖南大学金融统计学院刘波就如何界定产业升级和土地供给是否为房价上涨的首要原因等问题与参会人员展开讨论。
湘潭大学张扬就《高铁开通、户籍身份与流动人口收入水平》这一论文进行了汇报,该结合中国地级市是否开通高铁的情况,利用 2015 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研究了高铁对于农民工和非农民工收入水平变化所反映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暨南大学卢晶亮认为论文要给出样本所包含的城市,描述性统计应该包含更完整的信息,同时要谨慎解释因果效应和谨慎给出政策建议。
本次论坛的论文汇报部分在傍晚6点进入尾声,湘潭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韩雷为本次论坛致闭幕辞,再次对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
同时本次论坛开展了三场主题讲座,分别由北京大学周羿、暨南大学卢晶亮、厦门大学陈勇兵主讲,湘潭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韩雷主持。
本次论坛中每篇论文汇报都设有点评和自由探讨环节,论文汇报人涵盖高校教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主要经济学研究人群,从不同研究人群的最新研究成果视角,就经济学问题展开交流讨论,营造了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在场的师生获益匪浅。